天津同陽創始人徐可欣教授:近紅外光譜技術不僅是光譜學方法
更新時間: 點擊:15818 所屬欄目:公司新聞 Update Time: Hits:15818 Belong Column:News徐可欣教授,1982年獲得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精密儀器專業工學學士學位;1988年獲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工學博士學位。1988年9月至1990年7月,中國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機床總公司工程師。1990年10月至1992年3月。英國Eurothem日本分公司工程師。1992年4月至1999年12月,日本KDK公司基礎技術研究所,研究員和課題組長。2000年初回到天津大學工作,曾任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院長一職,現任天津大學教授。
近年來,徐可欣教授的課題組致力于光譜方法及應用的研究,如聲光可調諧濾波器設計理論及分光技術、近紅外牛奶成分快速檢測、大氣及煙氣成分監測、無創傷人體血糖濃度檢測方法研究等。特別是在無創傷人體血糖濃度檢測方面,積累了多年的研究經驗。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主持了近20項基礎研究及產品研發等科研項目,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,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1項,十一五攻關1項,天津市自然科學重點基金2項,以及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研發項目10余項。
Instrument: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您目前從事的和近紅外光譜技術相關的研究工作?
徐可欣教授:我們的主要研究內容是近紅外光譜儀器的應用,但是目前很多工作只靠近紅外光譜是很難完成的,所以我們也結合了微納技術和生化技術。
前我們在開展的一個主要課題是無創傷人體血糖濃度檢測。無創血糖濃度檢測技術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研究,美國、德國、日本研究較多,我們國家起步較晚,但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還都沒有提出成熟的技術。我從1992年開始就一直在從事采用近紅外法進行無創血糖檢測的研究工作,相比于其他無創測血糖技術,近紅外技術具有能量弱,對人體傷害小,穿透深度深,關鍵是糖對近紅外光譜有吸收。
目前無創血糖檢測技術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由于被測對象是人體,人體溫度、血壓、血流等都會對光的強度產生影響,如何保證測量的準確性是一個難題。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已提出了自己的方法,接下來將要進行方法驗證,如果驗證成功,不僅是對無創傷測血糖,對于其他無創傷測人體生化指標的技術都非常有幫助。在這一方面,我們是領先于國際同行的,大家在研究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,但是國外還沒有提出合適的方法。
另外,3年前開始我們開始研究近紅外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。雖然近紅外光譜在應用中存在信號重疊的問題,但是有些有毒氣體在近紅外波段存在特征吸收峰,這樣不同于傳統的近紅外光譜技術,不需要進行建模等工作,應用相對簡單。
Instrument:請您談談近紅外光譜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?
徐可欣教授:近紅外光譜技術可以用來解決很多問題,但是要做好卻不是很容易。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,需要各個環節的協同作用,它不僅是光譜學方法,對于儀器硬件、軟件、被測物的研究等都很重要。目前,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飼料、煙草等行業應用較多,未來在環保、生物醫學等領域隨著研究的深入,近紅外技術也會大有所為。
天津大學徐可欣教授將出席《中國光/激光醫學產業化發展高峰論壇》,同期還有2016中國(上海)創新醫療與大健康產業博覽會。
以上內容來源于中國光學工程學會